摘要: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
|
项目名称:赛龙舟活动 |
|
项目类型:团队竞技项目 |
|
项目准备:龙舟、船桨、鼓手 |
|
项目目标:已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 |
|
规则及注意事项: |
(一)握桨: 以左手划桨的桨手为例,该位桨手的右手应将食指与中指分开并扣于桨的握柄上,左手应握于桨叶上方一个半拳头的位置。 (二)脚的支撑: 以左手划桨的桨手为例,左脚应撑住座位前方的脚踏板区域,主要目的在于增加蹬腿的力量,因为划龙舟并非只依靠上半身的力量,而是全身的力量。而右脚必须曲屈,右脚曲屈主要目的在于协助身体的平衡。 三、划桨预备动作: 划桨动作主要重点与斜前方桨手及右(左)方桨手的配合。因此除了基本划桨技巧的一致性是训练重点之外,整体动作的一致性更是季前训练期的重点之一。 (一)上半身动作: 1.右手动作: 以左手划桨的桨手为例,右手称为上手,在预备动作时上手应该弯曲90度,拳头朝前。 2.左手动作: 以左手划桨的桨手为例,左手应该在预备动作时尽量的往前延伸。桨手在完全往前延伸的情况下,桨叶若会碰到前一位桨手的手肘或肩膀的话,表示前一位桨手的动作没有完全伸展开。 3.身体动作: 以左手划桨的桨手为例,以左手划桨的桨手为例,在预备动作时应该尽量的让左肩往前旋转,最佳的动作是每对桨手在作预备动作时两位桨手的肩膀是几乎呈平行的状态。 四、结语: 各项况技运动的基本技巧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要突破瓶颈的话,最基本的就是扎实的基本技巧、动作。即使是世界级选手也不免要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在于基本动作、技巧的练习。龙舟运动也不例外,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扎实、稳定性高,之后再进行抓水技巧、动作一致性、配速以及默契等的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古今之龙舟,各地形式及划法,皆有不同之处,人数也因龙舟之长度大小而异本文所述之划法介绍,乃是以台北市每年所举办之全国中正杯,龙舟锦标赛,所用之大型木制龙舟为准,包括一人夺标一人鼓手」,一人撑鸵22人划浆,其舟身长:13.125公尺,宽:146公尺,深:55公分,坐间间隔:85公分。桨长:125公分,重量:1 公斤,桨面长:56公分,宽:12公分,舵长:190公分,舵桨面长:89公分,宽:21公分。 兹将划法及有关事项分述16点如下: 浆手: 桨: 握法:必须一手握於把手,一手握於把柄与桨面交界处(如图一) 力学原理(P:r×F),力臂愈大,力矩愈大,船所受到的作用也愈大。 划法: 浆前伸至入水点入水,经划水到达出水点,然后回覆到入水点为一动作单元。(如图二) 必须将手及身尽量向前使力臂加长,力矩也加大,(即出水点与入水点距离加长)。出水后浆必须与水面平行回到入水点,利用转肩(因一物体由一点到另一点最捷径的路线是直线,因而缩短每一动作单元之时间,使同程中划桨次数增加(速度增快)。 浆面: 浆面在入水点下水要快,因船自己已有速度,划水时桨面必须与船身成垂直,阻力大, 反作用力愈大,船自然向前。力学原理(MΔV:FΔT)面积(质量)愈大,作用愈大。 出水时尽量减少浆面与水之摩擦力 坐姿: 必须固定减少出力时力量消失,臀部坐固定A,脚掌顶著前座板B,外膝紧靠船身C, 不要以手臂或其他部位为支点,以脚掌为支点,增长力臂(使水对船所产生的转矩变为最大) 使浆手之作用力全部用於船体(如用竹竿推竹筏)(如图四) 舵手: 为固定船直线前进之最大功臣,( 起动时或中途助划,因舵之浆面一倍放浆手之桨面。 利用自己之重量向下做韵律性之下压,使龙头向上掀起。 最重要的是使夺标手结束夺标动作。 鼓手: 鼓手可说是整个团队的精神领导中心,从出发到终点,一个鼓手的节拍,若能使一浆手动作配合齐划一,而且达到力量之最高利用点,则为一好鼓手, 有时因对手鼓声相似或距离相近时,则须以口哨辅助,以免后座之桨手无法按节拍划桨。 夺标手: 以前夺标手也为锣手,但现大多弃而不用,专司夺标工作。其任务分以下: 起划后协助稳定船身,并辅助船头之起落。 离标旗20公尺处即须爬上船头,用双脚勾著船头,身向前倾。 迅速夺标,及时将标高举过头。 起划: 静止中的船要出发,如骑自行车一样,起动力必须很大, 故若能保持船身随流水慢漂,对起划之帮助必很大。 前左右各二桨起划是微微向外泼水以使水分道,助船之前进
|
|
培训目的 |
1、培养决策和统筹意识,增强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学会合理利用资源,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3、体会组织分工和协作的重要性,体验团队的成功来自每一位成员,而团队的成功也必然带来个人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4、体会共同参与和充分发挥个体特长的重要作用;
5、在竞赛中增强所有学员的整体荣誉感,增强企业凝聚力。